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失心瘋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及評比

警語: 如為李遠哲教派, 請自行離去, 另外, 本文可能有強烈個人意志, 不喜者勿入!

        台灣的大學教育, 近幾年來講好聽點叫做爭取五年五百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簡稱邁頂計劃)補助, 以成為台灣的一流大學, 甚至世界前百大(如台大的口號), 當初有這個想法的人, 不知道是太天真還是太會騙, 一所大學只靠五年補助個幾十到一百億, 就能夠成為一流大學, 甚至世界百大, 那每個國家就從預算中撥同樣的錢給國內的一所大學, 補助五年後看看是不是會養出一所世界百大來, 這是很好笑的一個方案.
     
        以台大而言, 的確利用邁頂計劃逹成了世界百大的目標, 但是, 如果台大沒有創校八十年來各位前輩及現役的師生努力下所累積的大量成果, 相對較深厚的底子及較佳的風評, 就算有五年五千億, 也無法一下子成為所謂世界百大. 全世界的名校能幾年內成名的很少, 牛津, 劍橋, 哈佛, 史丹佛, 東京大學等等, 都是不斷累積其重要性及評價, 並非一蹴可及. 所以, 邁頂計劃應該是強化台灣一流大學的體質, 讓它有機會更好, 以在世界上有重要性及更高的評價, 但是, 好像只被設計及當作是特效春藥一樣, 一用就速效. 用完就沒效, 所以, 我很好奇如果少了這個春藥, 台大的世界百大會不會因此消失.

        雖說錢不是萬能, 但沒錢萬萬不能, 做研究也是如此, 現在許多研究, 也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台灣的壞處就是錢給的少, 近二十年來, 計劃給的錢趕不上通膨, 過去每個計劃經費就不夠多了(相較於歐美), 現在就顯得更少, 而且大牌小牌差很多. 計劃給的錢很少, 就沒有人力沒有設備, 但又要求各計劃主持人要有產出, 最好是產量與品質兼顧, 在惡性循環之下, 研究要深入就很難, 因為三年沒有報告, 就有極大的可能被砍計劃, 計劃被砍就沒錢, 沒錢就沒法子繼續完成研究, 有些研究題目並不見得能在三年內完成並獲得期刊接受以發表, 因此, 就只能往能做的出成果, 且容易產出的研究為主, 至於有難度或挑戰性高的研究, 台灣的大學老師很難進行, 而且這類可行性不明的計劃也不見得申請的到.

        我所認為的一流大學, 的確是要有大師, 而且是本地(local)所養成的大師, 不是從國外請知名的大師過來駐校一陣子或過來養老, 就有什麼效果. 本地養成的大師, 應該是他在某個研究課題上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講出來的東西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而且能夠給與學生在治學上很大的啟發, (至於能不能帶領同事們有更好的研究品質, 這我就不期待了, 中國有一句話講的好, 文人相輕, 老師們也是各擁山頭, 不是各自為王, 就是形成學閥), 目前台灣的老師們, 不是沒有這些優秀的學者, 而是比例不高, 所以, 也別給台灣的大學有太高的標準, 因為會有這個現象, 有太多的原因造成了.

        因此, 我認為要評價一流大學, 特別是在台灣, 這個超愛評鑑, 超愛比較, 超愛建立各種評量標準的地方, 現行的以SCI impact factors的方法, 是可行, 但是不是能評價出影響力或重要性, 我認為有盲點, 分數多不代表重要性, 有些期刊的評價(reputation)在所屬領域中很好, 但比分數就是比不過某些領域的期刊享有相對較高的分數, 至於以一年有多少篇Nature, Cell, Science來判定高下, 那真是很膚淺且很愚昧的做法, 有許多的大師, 其深具影響力的報告並不見得是發表在Nature, Cell, Science上, 而是持續對某個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最後成一家之言.

        最近我所想到的一個方法, 是以大學中有多少數目或比例的老師及研究人員能夠列名於國際期刊編輯群中(Editorial board), 因為學者能受邀請而成為編輯群的成員, 在我認為, 是顯示其研究或治學具有相當高的水準, 並且獲得國際上大多數學者的認同, 才能夠列名於Editorial board. 但所做為評價標準的國際期刊也要是有相當的水平及評價(reputation), 最簡單的就是以SCI impact factor做為標準, 篩選出各領域的前多少百分比, 以顯示期刊的重要性, 不然全世界期刊一大堆, 還是要有所篩選, 只不過, 到目前就算是有這麼多的期刊, 在台灣的研究員或老師真的被選入為期刊編輯群的成員, 數目還真的很有限, 而且領域不同差異更大.

        但是, 我還是要強調一點, 就是一流的人根本不削這些虛名的排名, 當他的研究已經是全世界的頂先者, 他會需要別人告訴他"你是世界第一"這類無意義的話, 或者是需要一堆Nature, Cell, Science的報告來章顯自己的成就嗎, 實際上是完全不需要的, 同樣的道理, 大學是不是一流大學, 根本不需要依賴這些機構的排名報告, 一流大學是需要時間及師生努力, 再加上大環境的配合(也就是錢啦), 最後自然會因為其治學或研究上的影響力或教學的好評等, 就受到公認為一流大學, 而不是短時間靠一堆報告就真的是一流大學.

        另外, 還有一個重點, 就是心態問題, 一流大學要有一流心態, 而不是一流大學三流心態, 什麼意思呢, 就是一流大學的老師們要自己打從心裡認為自己身處一流大學, 是一流人材, 而且能夠培養學生成為一流人材, 研究也是有一流水準, 而不是自己身處一流大學, 但心裡還是認定自己是三流人材, 也無法培養出一流學生, 台灣真正優秀的土博士還是不如在國外取得學位的博士, 當然也不能自我膨脹, 但這種自認三流的心態, 和一心想成為一流大學的目標, 是很矛盾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